离2021年中超联赛启动还剩不到七天,此前一直悬而未决的新赛季中超转播权归属问题终于有了结果。
十四日,腾讯体育公布与中超联赛展开正式协作,接下去的三年期间,腾讯将担任“中超联赛官方新媒体合作伙伴”,提供中超联赛所有赛事的直播内容,并且包含点播以及短视频在内的观赏方式。
可以说,中超作为国内影响力最大的体育比赛,在经历之前的种种困难后,终于没有辜负众多球迷的期待。
中超,现阶段依然由顶尖资源主导,中超公司于今年2月初,向版权合作方体奥动力,正式发送了终止合作协议的文件,使得中超版权的未来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
原先转播平台PP体育,因母公司苏宁面临经济难题,未能按期支付版权费用,这背后存在一段隐情……原有的转播安排因此面临变动,但新赛季联赛日益临近,此刻新平台能否迅速加入,显得极为关键,它不仅关系到球迷能否顺利观看比赛,也影响着国内顶级联赛的价值能否保持稳定。
如今看来,腾讯体育这次获得了未来三年的中超转播权,悬而未决的事情终于有了着落。
说实话,中超的版权金在五年内从八十亿涨到一百一十亿后,现在正处于一个关键阶段,乐视体育和PP体育都因为负担不起这笔巨款而陷入困境,中超用高价版权打造的市场记录正受到市场的严格审视,这也让一些有想法的公司不敢轻易接手。
目前腾讯体育收购下一阶段版权的具体金额尚未公布,受市场状况及中超政策变动的影响,中超版权的估值恐怕无法达到以往的峰值。
值得一提的是,中超在国内体育版权市场的龙头地位依然稳固。
2020年赛季的官方资料表明,中超联赛吸引全国超过十亿观众,总观看次数超过六亿人次。在亚洲范围内,这也是关注度与场均到场人数领先的一项足球赛事。
足球和篮球,两者都不可或缺,腾讯体育并非首次转播中超赛事,在2011至2015年那段时间,众多大型网络平台纷纷获取了转播分销权,腾讯体育也曾尝试过中超转播,但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里,篮球才是腾讯体育最为突出的品牌标识
2015年体奥动力宣布中超赛事五年内投入80亿元人民币之前,腾讯公司就已经以5亿美元的价格获得了NBA的五年授权,2019年该公司在竞争激烈的版权争夺战中再次取得胜利,得以继续持有NBA的授权直至2025年。
当时中超的转播权已经由乐视体育转到了PP体育手里,根据篮球和足球这两个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来划分,腾讯体育与其他几家版权巨头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分庭抗礼局面。
去年发生了重要转变。英超与PP体育终止合作之后,去年九月腾讯体育获得了英超剩下赛季的转播权,据传交易价格很低,业内认为这是难得的机遇。
而如果参与英格兰超级联赛仅仅代表一个姿态,那么腾讯体育现在收购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则表明——未来会在高水准体育节目上全力投入,篮球和足球两者都要涵盖。
PP体育未能支付版权费用,中超联赛跌回原点,数字媒体和社交平台开始关注国内版权市场,经过激烈竞争,能继续参与的企业已经不多了,除了腾讯,只有咪咕、爱奇艺和PP体育少数几家,特别是版权价值在经历了过热阶段后逐渐趋于平稳,腾讯体育的强势扩张也引发了不少议论。
不得不承认,对于体育信息平台,顶尖的比赛授权始终是值得争取的焦点,不过体育行业进展缓慢,要是只图一时之利,最终收获或许会令人失望。
从这两方面出发,探讨中超的版权价值是否值得追加投入,不妨将注意力集中到联赛应该寻求什么样的合作方。
短视频正处发展高潮期,抖音、快手曾被视为提振经济的有效手段,然而,依据短视频平台自身的特性以及吸引观众注意力的途径分析,举办比赛进行直播并非值得推荐的投入方向。
如今那些擅长运用算法和实施用户定制服务的视频分享网站,好像还没展现出切实的参与意愿,因此要扛起中超这面旗帜,责任便由部分老牌的媒体机构承担了。
从这方面考虑,腾讯体育是一个最合适的选择,它长期以来转播篮球和其他比赛球迷网,已经组建了内容制作和运营团队,积累了大量经验,去年转播英超为目前参与中超做好了充分准备。
腾讯的渠道优势同样显而易见,根据其公开文书,腾讯体育强调将借助腾讯体育、腾讯视频、腾讯新闻、微信、QQ这些腾讯自有的数字媒体和社交渠道,共同推动中超的发展。
网络时代里,赛事版权的核心是关注度,腾讯平台在社交互动和吸引人气方面的表现非常突出,这种优势有助于其充分发掘关注度的商业潜力。
体育从独播走向分销
国内体育版权领域的B端广告合作近年来似乎触及了极限,寻求突破,进而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挖掘C端市场价值被认为是唯一途径,然而这恰恰是历任版权方始终无法攻克的难题。
腾讯体育或许最有希望达成这个目的,不过他们同样要承受盈利的挑战。
篮球联赛堪作参照物——腾讯体育在转播、配套产品的开发以及受众沟通方面收获了许多赞誉,至于足球领域的后续发展,各方都在密切关注。
依据三年协作情形分析,腾讯进入中超并非一时兴起,而是计划进行长远投入。
对于球迷观看比赛和中超赛事的商业运作,目前版权顺利实施让人感到宽慰,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也展现了相关方面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市场对这方面的发展持乐观态度,这无疑对行业的持续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资金方面,能够为赛事提供持续支持,促使处于改革阶段的中超得以平稳推进并获得帮助。
另一方面,赛事的进步需要广泛的关注,赛事无法正常进行直播肯定会导致观众的离开,对于中国数以亿计已经形成观赛习惯的球迷来说,能够准时收看中超转播是最理想的情况。
回顾而言,我国体育版权领域须逐步趋于稳健,当前的整体氛围下,过去曾引起广泛关注且数额惊人的数字,除了在特定阶段内引发资本市场的波动,对于任何参与合作者而言,都构成了难以负担的压力。
曾经的独播时代注定画上句号,走向分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