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可追溯至1967年
亚洲冠军联赛是亚足联每年举办的亚洲级别最高的俱乐部足球比赛,它也被称为亚冠,这个赛事的缩写为AFC ACL。
亚冠赛事起源于亚洲俱乐部锦标赛,该赛事成立于1967年,不过仅持续了四届便宣告中断。1986年,这项赛事得以恢复,并更名为亚洲俱乐部冠军杯,但参赛资格仅限于各联赛的冠军队伍。到了1991年,亚足联又推出了新的赛事,即亚洲优胜者杯,这个杯赛专门邀请各国的杯赛冠军参赛。
为了扩大亚洲足球的号召力,增强亚洲足球俱乐部的比赛质量,亚足联在2002年决定调整其下属的资源配置,把亚俱杯和亚洲优胜者杯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如今亚洲冠军联赛的模式。
首届亚洲冠军联赛于2002至2003年举行,这是至今唯一一届横跨两个年份的该项赛事。自2004年起,亚洲冠军联赛的每个赛季都在一个自然年内结束,那一年共有二十八支队伍参与了角逐。
澳大利亚加盟亚足联后,其国内俱乐部于2007年联赛开始时正式跻身亚洲冠军联赛体系之内。这一举措让亚冠赛事的参赛范围拓展至全球,成为仅次于国际足联俱乐部世界杯的第二大洲际足球比赛。
南半球球队强悍的进攻方式,显著提升了亚冠联赛的趣味性,不过由于澳大利亚在地理上远离亚洲核心地带,这也给各参赛队伍的旅程带来了很大不便。那时候的规则设定,每个小组只有第一名才有资格晋级,所以比赛过程异常胶着。
2009年,亚冠联赛实施了新的赛制,参赛的俱乐部数目增加到了32支,并且提升了参赛标准,要求只有那些在亚足联会员协会技术积分排名中位列前12位的组织才有资格参与其中,小组赛的8个小组的第一名和第二名都能够获得晋级到1/8决赛的资格。
2009年至今,亚冠联赛持续以32支球队参赛球迷网,历时十二载。即便在2020年全球疫情肆虐之际,赛事依然采用赛会制进行。这十二年间,亚冠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攀升,比赛竞争也愈发白热化。由于近十年来中国国家队表现平平,亚冠反而成为了中国球迷心中的一个精神支柱。
历年亚冠联赛中超(甲A)球队战绩一览
赛季 球队(最终战绩)
2002-2003大连实德(四强)、上海申花(小组出局)
2004 大连实德(八强)、上海申花(小组出局)
2005 深圳健力宝(四强)、山东鲁能(八强)
2006 上海申花(八强)、大连实德(小组出局)
2007 山东鲁能(小组出局)、上海申花(小组出局)
2008 长春亚泰(小组出局)、北京国安(小组出局)
2009 上海申花(小组出局)、山东鲁能(小组出局)、
天津泰达(小组出局)、北京国安(小组出局)
2010 北京国安(十六强)、山东鲁能(小组出局)、
长春亚泰(小组出局)、河南建业(小组出局)
2011 天津泰达(十六强)、山东鲁能(小组出局)、
杭州绿城(小组出局)、上海申花(小组出局)
2012 广州恒大(八强)、北京国安(小组出局)、
天津泰达(小组出局)、辽宁宏运(弃权)
2013 广州恒大(冠军)、北京国安(十六强)、
江苏舜天(小组出局)、贵州人和(小组出局)
2014 广州恒大(八强)、北京国安(小组出局)、
山东鲁能(小组出局)、贵州人和(小组出局)
2015 广州恒大(冠军)、北京国安(十六强)、
山东鲁能(小组出局)、广州富力(小组出局)
2016 山东鲁能(八强)、上海上港(八强)、
江苏苏宁(小组出局)、广州恒大(小组出局)
2017 上海上港(四强)、广州恒大(八强)、
江苏苏宁(十六强)、上海申花(附加赛出局)
2018 天津权健(八强)、上海上港(十六强)、
广州恒大(十六强)、上海申花(小组出局)
2019 广州恒大(四强)、山东鲁能(十六强)、
上海上港(八强)、北京国安(小组出局)
2020 北京国安(八强)、上海上港(十六强)、
广州恒大(小组出局)、上海申花(小组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