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得分王指的是每个赛季常规赛中场均得分最高的球员,当然,评选时有一些特定的标准,不过纵观NBA得分王的历史记录,能够稳定将场均得分超过35分的人非常少,迄今为止,只有四位球员做到了这一点。
现役NBA的得分王们,场均得分都没有达到35分,这足以说明这个纪录是多么难以企及,如果仅仅从35分一场比赛来算,那么每节比赛要拿下9分,换算成投篮次数大约是7、8次,这就意味着这名球员必须拥有非常多的出手机会。
接下来,咱们来探讨一下那四位以得分见长的“厉害”选手各自具备哪些特质?他们究竟表现突出在哪些方面?
2006年科比在常规赛中场均拿下35.4分,这是他整个NBA生涯里单场得分最高的纪录,自从他和奥尼尔组成的“OK”搭档散伙之后,科比的单场得分表现就持续了多个赛季的进步,直到这个赛季,他决定将重心放在帮助球队整体得分上。
科比在得分方面的表现逐渐下滑,他开始学会借助队友创造得分机会,特别是在他带领湖人队连续赢得总冠军的那段时期,他每场比赛的平均得分大约在27分,这表明在那个时代的NBA,核心球员仅仅依靠个人得分手数已经不够了。
科比获得五次总冠军以及他个人巨大的号召力,都是源于他精湛的后仰跳投技术,这也是他最具威胁的得分方式,要拥有出色的投篮能力,就必须进行无休止的练习,再练习,“你知道凌晨四点洛杉矶的模样吗?”这句话完美展现了他的实力,体现的只有不懈的努力。
1987至1993年这期间,得分王的头衔一直由“乔帮主”乔丹牢牢占据,他在1987年首次获得该荣誉时,场均得分达到了37.09分,值得一提的是,那个赛季只是乔丹加入NBA篮球联盟后的第三个赛季而已。
乔丹的巅峰时期囊括了两次三连冠,他标志性的空中扣篮,还有单手将球上篮的精彩瞬间,加上他与皮蓬组成的黄金搭档,以及带伤坚持比赛的坚韧表现,这些都被广泛传播,使这位篮球巨星享誉全球。
如今的篮球联盟里,知名的球员数量众多,但早些时候NBA篮球的影响力几乎全部集中在一个人身上,那就是“飞人”迈克尔乔丹,他以赛场上的卓越表现赢得了数以千万计的篮球迷的崇拜。
1967年里克·巴里以场均35.58分荣膺赛季得分王,然而90年代的NBA球员与我们已是遥不可及,能够目睹或了解他们的恐怕只有成为祖父辈的老球迷了。

这位篮球运动员最突出的技能就是其独特的投篮姿势,职业生涯中绝大部分时间罚球精准无比,1965年加入联盟,1967年就展现出惊人的得分能力,短短两年的联赛经历就让他成为联盟中的明星球员。
里克·巴里堪称体坛绝无仅有的人物,他是在NCAA、NBA、ABA这三大联赛中均获得得分王的选手,而且他还在1975年率领勇士队以压倒性优势夺冠,个人也荣膺NBA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称号。
1960至1966年间,他连续七年夺得NBA得分王头衔,1960至1964年期间,场均得分稳定在35分之上,其中有一年赛季场均得分突破50分大关,这位球员就是“张大帅”张伯伦,如此惊人的得分表现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张伯伦卓越的得分才华与众多得分榜首球员相似,常常掌控过多球权,这也是他在NBA总冠军和MVP荣誉上数量偏少的一个缘由,队内若有得分王,势必会削弱团队整体进攻表现。
张伯伦取得那样亮眼的表现,一方面源于他本身超凡的体能条件,另一方面也得益于那个时期NBA赛场限制他的对手不多,然而得分记录百分的成就,还有篮板记录五十个的纪录,这些纪录对他而言根本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荣誉。
提到那些每场拿下超过三十五分得分最高的球员,接下来要谈谈现役的运动员当中,谁最有希望在未来凭借场均三十五分以上的表现获得得分王的称号呢?或许,这是由于小球时代的发展,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会越来越小吧?
其他NBA球队都试图效仿勇士队这样拥有众多优秀得分手的队伍,然而,要像勇士队那样同时拥有杜兰特、库里、汤普森这样的射手确实非常困难,因此,其他NBA球队通常还是主要依赖个别或少数明星球员的优异表现来取得胜利。
新赛季哈登将不再承担球队安排的职责,也无需再追求每场助攻达到两位数的数据,因为新来的保罗已经能够完全胜任这些要求,而哈登只需专注于得分,通过得分给对手制造压力球迷网,同时帮助全队提升进攻效率,这是未来最有可能的发展方向。
根据得分王的发挥和队伍的胜负记录,可以看出来,如果队伍里某个球员得分太突出,就说明队伍过分依赖这位球员,并且还会引起对手防守的集中火力,所以很多队伍都不愿意出现得分王的情况。
纵观近些年NBA总冠军队伍,鲜有球员同时获得得分王头衔,毕竟得分王往往掌控大量球权,同时也会付出更多体力,这对他们在季后赛持续贡献力量十分不利,激烈对抗确实非常耗费精力。
但是评选得分王能让NBA的球迷观赏到众多表现卓越的球员在常规赛中展现高水平的对决,倘若队伍里所有成员都只顾传递球权而不追求得分,那么团队协作精神就会匮乏,而得分王的称号更多反映的是一支球队在球员得分分配上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