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纸稿。
波特兰,2015年篮球峰会期间,周琦代表球队出场比赛,得到2分,抢到3个篮板,送出3次盖帽。国际队主教练罗伊-拉纳表示,周琦未来有望成为明星球员,他的职业生涯发展前景十分可观。事实确实如此。根据相关网站在2016年选秀顺位的预测,周琦当时位列第33位,而如果假设他当年参加选秀,多数模拟结果显示他会在前二十顺位,属于首轮球员。
现在,似乎很少有人记得:王哲林曾在巅峰赛单场比赛中拿下19分和8个篮板。
NBA选秀,就是这么残忍。
如果比较目前水平,王哲林无论是在过去的高光时刻,还是在CBA的统计数据,都好于周琦,王哲林在力量、背身对抗、进攻手段、脚步稳定方面,都更占优势。不过NBA并不太在意这些。并不是说NBA更看重周琦的身高、移动能力、盖帽、弹跳,而不是力量和背身对抗,因为周琦最突出的两大优势是
可能性,以及年轻。
拉纳评价周琦时,曾说过一句话,强调他的身高与技术水平令人惊叹,这个前提条件非常重要,必须首先明确。周琦身高218公分,即便以294公分的高摸高标准来衡量,也堪称罕见。这充分展现了他与生俱来的优越条件。

一个较为突出的案例:NCAA历史上最出色的内线球员之一泰勒-汉斯布鲁,在大学期间连续四年入选全美最佳阵容,两次荣膺全美第一阵容,并且赢得了所有大学级别的荣誉,无论是个人技术、心理素质、品格修养还是团队协作能力,他都是无可挑剔的典范。然而在2009年NBA选秀中,他的顺位仅为第13位,首位被选中的是格里芬,第二位是塔比特,第八位是乔丹-希尔。格里芬倒也罢了,塔比特和希尔有何德何能,能胜过北卡高材生汉斯布鲁呢?年轻、身高、潜力、可能性罢了,这就是NBA。当然,你可以说,塔比特的失利是个好证明,但本季戈贝尔在爵士的腾飞,太阳那边莱恩的突破,势必会继续激励后来者。
能力可以通过刻苦训练得到提升,而身高的增长和速度的提升却无法通过教导实现。俄罗斯国家篮球队就有一个鲜明的对比:莫兹科夫当时已经成功登陆NBA联赛,但在国家队却要为身材魁梧的考恩让位,即便如此考恩也无法进入NBA联赛。其中的缘由在于NBA与FIBA的竞赛环境存在显著差异。
哪位问了:所以,技艺永远拼不过潜力吗?也未必。
篮球联赛中,存在一个类似计时器的机制。时刻在消逝,需要拿出相匹配的竞技状态来。
几乎没人记得2004年的情况了:那一年鲁迪-盖伊入选了高中麦当劳全明星阵容,所有人都认定他是毫无争议的首轮秀,倘若2004年他就参加选秀,极有可能威胁到德怀特-霍华德的状元宝座。然而在康奈尔大学度过两个赛季之后,到了2006年的选秀大会,盖伊的顺位跌到了第八顺位,最终还被交易换来了巴蒂尔。
相似情况:OJ梅奥14岁时,被认为能同勒布朗、科比等人相提并论。那时他身高193公分,技术精湛,好像能担任双能卫位置。但他在南加州学习一年后,被选中的顺序就下降了:身高没有增加,也没有展现出NBA水准的传球才华来。当今鲜有人知晓,2007届高中毕业生离校之际,泰德斯-杨被视为奥登与杜兰特之后的顶尖人才,然而,在佐治亚度过的那个年头之后,依旧看好他的人已寥寥无几。
某些人值得耐心等待,例如帕特里克-尤因球迷网,自从加入乔治城大学后便被誉为史上最顶尖的球员,几乎肯定能成为状元秀。然而大多数球员,在有机会争取高顺位时,应当迅速抓住机会。时间非常无情,年轻球员最宝贵的资本是未来可能,却很容易被岁月磨灭。
确实存在个别特例,例如高中毕业未能进入全国前四百的迈克尔-乔丹,通过在北卡的三年努力最终获得探花;大三时曾被认为无缘首轮的罗伊,大四时却出人意料地跃升至前六。然而,这类故事之所以鼓舞人心,正是因为它们极为罕见。在如今这个一切都被精确计算,时间被视为无价的时代,成名必须趁早。